次氯酸鈉是較常用的根管沖洗液,原因是其抗菌能力和快速溶解壞死組織、活髓組織、牙本質和生物膜中的有機成分的能力。較早的次氯酸鹽1789年在法國制造,接著就被在醫院用作消毒劑。在一戰的時候Dakin建議用百分之0.5的次氯酸鈉作為沖洗液。Coolidge接著將次氯酸鈉引入作為牙髓治療的沖洗液。
當次氯酸鈉接觸組織蛋白,含氮物質后,形成了甲醛和乙醛,將氨基(-NH-)中的氫離子替換為氯離子形成氯胺,這對其抗菌活性有很重要的作用。壞死組織和膿液被溶解,抗菌成分能更好的到達并清除感染區域。
次氯酸鈉的作用主要通過皂化反應、中和反應、次氯酸形成、溶解作用、形成高pH值等方式發揮。
對次氯酸鈉的過敏反應很少有報道,對Na和Cl的過敏反應很少見,因為它們都是人體需的元素。次氯酸能引起中性粒細胞引起的化膿性反應,但并不會導致過敏反應。但在很罕見的情況下,超敏反應及接觸性皮炎會產生。有個案報道醫生的眼睛被百分之3.5次氯酸鈉根管沖洗液化學灼傷的。
對有過敏體質的患者,可以進行皮膚測試。可以用NaOCl和CHX。如果過敏,使用其它沖洗液如酒精或蒸餾水,它們對抗生物膜和溶解壞死組織的能力要差很多,但氫氧化鈣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。
加溫能促進低濃度次氯酸鈉的組織溶解能力。加熱的次氯酸鈉溶液從牙本質上去除玷污層的能力也更強。但一旦溶液進入根管,其很快溫度會降低到和體溫一致。